比重新自主和以特币太坊思考世界算不算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6 02:46:14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还记得在token2049圆桌讨论时的场景吗?当时有个特别有趣的发现:即便是那些一线建设者,对"自主世界"(Autonomous World,简称AW)这个时髦概念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但是呢,我们这些整天泡在这个圈子里的人,心里似乎都有个模糊而美好的愿景。这让我不禁想问: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?0xPARC曾经给过一段很诗意的描述:"自主世界有着明确的世界边界、正式的引入规则,不需要特权个体来维持世界... 。

还记得在token2049圆桌讨论时的场景吗?当时有个特别有趣的发现:即便是那些一线建设者,对"自主世界"(Autonomous World,简称AW)这个时髦概念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但是呢,我们这些整天泡在这个圈子里的人,心里似乎都有个模糊而美好的愿景。这让我不禁想问: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?

0xPARC曾经给过一段很诗意的描述:"自主世界有着明确的世界边界、正式的引入规则,不需要特权个体来维持世界运转"。这话听起来很美,但说实话更像是在描述气质而非下定义。现在这个概念已经演化得越来越抽象了。

我想先澄清几点

首先,这篇文章可不是要给自主世界下什么终极定义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更想和大家聊聊我对这个概念的思考,分享一些有趣的实际案例调查,从本质层面探讨它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说实话,我最希望的是能激发更多有价值的讨论。如果这篇文章能帮现在的建设者们打开思路,或者让新入场的玩家更快get到重点,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。

接下来我会先聊聊研究方法,展示一些有意思的调查结果。然后我们会从全链游戏(FOCG)这个源头说起——毕竟AW就是从这儿演化出来的。最后我们会聚焦到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些重量级项目身上,看看它们到底算不算自主世界。

我的调查方法

为了写这篇文章,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。首先是把0xPARC、guiltygyoza这些大牛的博客文章都翻了个遍。虽然尽力保持客观,但说实话,任何研究都难免带着主观色彩。所以要是您觉得哪里说得不对,欢迎随时拍砖!

更重要的是,我在一个专门讨论AW的Telegram核心群里做了问卷调查。这个群可不是随便进的,里面都是实打实的建设者。我不仅问大家对AW的理解,还让大家评估了一些具体项目。最后综合了20多位业内人士的意见,才完成这篇文章。

一些有趣的发现

虽然只有11位资深人士参与了调查,但结果特别有意思。问到"你认为现在有真正代表AW的项目吗?"时:

更妙的是,当具体评估各个项目时,以太坊被最多人认可为AW。而完全链上扑克游戏——这个很多人眼中的FOCG典范——反而被认为最不像AW。

看到这个结果,我琢磨出两个可能的原因:要么大家对AW的理解天差地别,要么就是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完美的AW案例。为了搞清这个问题,我们得先聊聊FOCG的定义。

全链游戏:没那么简单

"全链游戏不就是把游戏逻辑和状态都放链上吗?"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!实际上这里还有很多灰色地带:

关键的分歧点在于:是不是只要逻辑和状态上链就够了?还是说要达到"加密原生"的标准?这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看待"自主世界"这个概念。

举个栗子:一个简单的链上扑克游戏算不算FOCG?如果你觉得算,那你可能更看重技术实现;如果觉得不算,那你可能更在意加密原生的特性。

灵魂拷问:比特币和以太坊算AW吗?

有人认为FOCG和AW就是一回事。但我觉得它们有个本质区别:是不是一个"世界"。

我注意到很多人把"可扩展性"和"可组合性"看得很重。这倒不一定是在定义AW,而是大家觉得这些特性特别能体现AW的价值。

来做个思想实验:比特币算是AW吗?它确实够加密原生,但说它是"世界"总觉得差点意思。而且它的设计追求极简,扩展性和组合性都有限。

再想想以太坊:扩展性和组合性都很强,但有人觉得它缺少"世界感",或者边界太模糊。还有人吐槽它的经济模型不够可持续。

说真的,在被调查的项目里,以太坊已经是最接近AW的了。但即便如此,争议还是这么大,这话题值得深入讨论。

从特性角度思考

除了具体项目,从特性出发讨论也很有价值。我把AW的特性分成了三个层次:

第一层是区块链自带的:抗审查、去中心化、不可篡改、永久存续、可验证、所有权明确、透明。

第二层是区块链技术实现的:自治、可组合、互操作、无需许可。

第三层是AW特有的:"世界感"(Worldness)。这个概念有点玄,但很重要。BlockScience的讨论中把它和自治性放在一起看,我觉得挺有启发。

广义VS狭义:永远的分歧

关于AW的讨论之所以这么烧脑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标准不同。有人觉得满足几个关键特性就行(广义AW),有人觉得必须全部达标才算(狭义AW)。

这种分歧让我想起了DAO的发展历程。为了区分,我提议把狭义AW称为"去中心化自治世界"(DAW)。这样讨论起来会更清晰——就像我们不会争论比特币是不是区块链一样。

说实话,两种观点我都能理解。但为了避免鸡同鸭讲,我们确实需要尽快达成一些基本共识。

未来的思考方向

这篇文章只是抛砖引玉。关于每个特性的深入讨论,都够写好几篇论文了。比如去中心化这个老话题,在AW语境下该怎么理解?排序器(sequencer)层面的去中心化要怎么做?

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平衡看似矛盾的特性,比如不可篡改性和无需许可的组合性。这些技术挑战不解决,狭义AW(或者说DAW)就很难真正实现。

有时候我在想:现在没有真正的DAW,到底是技术限制,还是我们想象力不够?如果是技术问题,具体卡在哪儿?性能?延迟?把这些想清楚,对后续发展会很有帮助。

最后说两句

通过这次调研,我深刻感受到即便是FOCG的定义都很模糊,更别说AW了。现在明显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。不管我们管狭义版叫DAW还是别的什么,早点达成共识对行业发展绝对有利。

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行业变迁的从业者,我特别期待看到这个领域的突破。也许再过几年回看今天这些讨论,我们会会心一笑:原来当时我们离答案已经这么近了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以太坊逆势突围:技术升级能否扭转市场颓势?

    最近这段时间,以太坊的日子可不太好过。价格持续低迷,成交量也在缩水,但这些困难似乎并没有阻止开发团队的脚步。就在上周,他们悄悄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调整 - 把流失限制从11提高到了12。这个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化,背后可是藏着以太坊团队的大野心。我常跟圈内朋友开玩笑说,以太坊就像是个正在装修的房子,虽然现在住着不太舒服,但房东每天都在往更好的方向改造。这个流失限制的调整,简单来说就是让更多"装修工人"...
    2025-09-16
  • 巨头们的造链运动:Stripe和Circle为何不愿搭便车?

    这周金融科技圈可真是热闹非凡。先是支付巨头Strip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区块链Tempo,第二天稳定币大佬Circle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Arc项目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两条新闻时,第一反应是:现在L1赛道还不够卷吗?以太坊、Solana这些"老司机"明明已经把路都铺得差不多了。巨头的"造链"行动Stripe这次可谓是有备而来。他们去年先是砸下11亿美元收购了Bridge这家公司获取稳定币技术,接着又...
    2025-09-16
  • 华尔街要变天了?美联储降息迫在眉睫,数字货币暗流涌动

    说真的,美联储这次被架在火上烤的样子实在太好笑了。最新数据显示9月降息概率已经飙到94%,这明摆着就是在说:"哥们撑不住了,准备开闸放水吧"。但咱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得清醒点,历史告诉我们,每次真正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最恐慌的时候。昨晚美股的表演相当精彩,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,直接把风险资产的热情都点燃了。ETH一口气拉了170个点,估计做空的兄弟们都哭晕在厕所了吧?BTC表现就弱多了,像个扭捏的小姑...
    2025-09-16
  • 谁说散户没资格吃肉?Pre-IPO代币化正改写私募游戏规则

    作者:Ryan Yoon(Tiger Research研究分析师) | 编译:金色财经xiaozou私募市场的"富人俱乐部"每当看到SpaceX或者OpenAI又融资数十亿美元的新闻,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只能干瞪眼。这就好比闻到隔壁米其林餐厅飘来的香味,却发现自己连预约资格都没有。私募市场这个"富人俱乐部"的门槛实在太高了——数据显示,过去25年私募市场的回报率是公开市场的3倍,但这些丰厚利润基本上...
    2025-09-16
  • 比特币世界的乐高:递归铭文如何重塑区块链生态

    最近在比特币Ordinals圈子里,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递归铭文这项技术革新了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领域发展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,这可能是今年以来比特币生态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。记得6月12日那天,当Raph在Github上宣布这项更新时,整个社区都沸腾了。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ERC-721标准刚刚问世时的场景——新的技术标准往往能开启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世界。为什么说递归铭文如此特别?想象一下,就像...
    2025-09-16
  • 网格交易背后的13个血泪教训:老司机的肺腑之言

    说实话,我第一次接触网格交易时,跟大多数小白一样兴奋得睡不着觉。心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——设置几个参数,机器人就能帮我自动低买高卖,躺着数钱。那时的我哪知道,这个看似完美的"自动赚钱机器"背后藏着这么多陷阱,稍不注意就能让你亏得怀疑人生。新手最容易掉进的7个认知陷阱1. 天真地以为网格交易就是"永动机"记得我第一次用网格交易时,朋友跟我说:"这玩意儿在震荡市能赚不少钱。"但我选择性忽略了后半...
    2025-09-16

最新评论